4月9日上午,清新区副区长侯利新,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、局长黎雄銮,水利局副局长赖忠一行到太和镇、太平镇了解农业受灾、防汛及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建设情况。
第一站是太和镇“百翠稻薯轮作示范基地”,侯利新同志在基地仔细观察禾苗的生长情况,细致地询问强降雨对马铃薯收获产生的影响。
“今年是基地收获的第一年,3月中旬马铃薯收获工作陆续开展,天气好的时候采取的是机收的方式,基地现有马铃薯收割机3台,机收省时省工收获彻底。本次降雨时间比较久,土壤比较湿润,现在使用人工方式进行抢收。”基地管理人员说道。侯利新同志表示要总结经验,加强与气象、农业部门的沟通联系,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情况,做好马铃薯收割应急预案,必要时采取社会化服务形式进行加急抢收,用机械化赋能现代农业,减少损失。
接着,在太平镇抽水蓄能电站、大秦水库,侯利新同志仔细询问了库区人员配置、设施设备、库容、运行、应急预案等情况,据悉,目前库区运行情况良好。随后,侯利新同志还到太平镇了解“百千万工程”典型镇建设情况,参观了太平镇圩镇客厅,走访了太平镇市场。
“百千万工程”是广东高质量发展头号工程,侯利新同志强调:一是当好“店小二”,服务好企业、农户,深入生产一线,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,主动破解阻碍企业、农户发展的难点、淤点、堵点,持续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注入强劲动能。二是落实落细防汛工作,加强值班、巡查、检测、沟通等工作,确保安全度汛,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,构筑奋进“百千万工程”“安全墙”。三是要着眼长远,注重人才阶梯式培育,科学谋划部署,用心做好人才的“引、育、留、用”工作,为“百千万工程”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。
接下来,农业农村局将以“头号力度”推进“头号工程”,深入实施“2420”具体举措,强化服务、安全、人才等方面支撑,聚力农业产业延链、强链、补链,在强龙头、补链条、兴业态、树品牌方面持续发力,全力实现清远鸡、桂花鱼、丝苗米、南药、麻竹笋、茶叶等农业产业提速增效,在“百千万工程”赛道上跑农业农村加速度。
附图: